在澳門博物館可以看到,19世紀葡萄牙因為大航海時代把亞洲國家的香料、絲綢、茶葉買賣流通到歐洲各地,葡萄牙也因此成為一個中介角色,靠著遠洋成為成功的商人。每次到海外參與手作展會,把自己的手作品交到不同的國家、不同的人們手上,彷彿也像過去航海家們探索新領域、發現新大陸那樣的興奮。這個時代新ㄧ代的年輕人們用雙手、用廉價航空、用airbnb、踏出了屬於自己的大航海時代,用手作創作開創新領土。
手作是興趣也是工作,更是養活自己的創業之路。根據CAMPOBAG在2016年所做的創作人問卷調查結果,有78.8%的手作人全職,其中僅有21.2%為兼職創作。當手作已經成為一份工作時,我們該如何看待這個現象成為80後世代的創業風潮,甚至為台灣各行各業帶來新動能。
當手作不再只是年輕人的專利
手作,意指用手制作、創造。具有設計背景的學生們自然是手作社群的擁護者,ㄧ個練習手感創作的場域,非學校莫屬。在泰國清邁大學的藝術創作科系,每年舉辦的藝術祭,就可窺知ㄧ二。而厲害的手作人往往需要時間創作,需要經驗累積錯誤,所以擁有良好手作技巧的工藝職人也出現在這樣的場合,在市集裡原創手作是最主要的核心價值,只要是擁有高度原創,不論年紀,人人都能是手創者。
台灣各地百花齊放的創意市集
週休二日的政策從西元2001年開始,臺灣逐漸形成ㄧ股假日休閒風潮,根據CAMPOBAG在2016所做的創作人問卷調查結果,創作人參與市集的據點分別以南台灣的手手市集,北台灣的西門紅樓市集佔參與市集的前兩名,由此可知創作人是流動在不同城市參與在地市集,從早期民間主辦到學校社區參與再到大型節慶式、固定駐地出現的市集,現在已發展成策展型(個人)以及目標導向(主題性)的市集了。身為一個原創手作者可選擇適合自己的市集參與,透過市集挖掘更多當地元素產生獨特體驗,為消費者創造更深刻的創作影響力。
創意商品的文明演化真正價值
文建會在西元2012年改制為文化部,積極鼓勵由西元1994年就開始「地方總體營造」為政策目標,積極發展地方產業,在2002年喊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畫。從「地方」出發,就不會離「文化」太遠,因為文化就是人們生活的文明演化,每個地方都有人生活,人所演化出來的食衣住行育樂,能夠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就是文化。因此如果創作人的手作品越能貼近生活、貼近人們,那麼所謂的創意商品其實是在反映人們的文明演化,如果能做到如此深刻與貼近,就不會單純地變成貼皮產品或是''文創''產品,一個被喊爛的名詞,而是你可以具體地說出一個脈絡,一個原由,一個真正值得傳遞的價值,而這個價值只是藉由你的作品被傳遞出去了。
手作者生活型態的大航海時代
日新月異的科技讓人們不用親自出門,就能把商品寄送到全世界各地,用網路就能與素不謀面的消費者溝通。但為何我們仍追求像是古早航海家一樣,搭著飛機,帶上作品航向那未知的旅途,遇見新的人們與機會呢?隨著所有消費邊際成本趨近於零的時候,環遊世界不再只是一個想像中的理想名詞了,身邊常飛出國的朋友們除了旅行之外,更重要的是探索新的體驗新的人生。擺攤人生的三句格言:「用創作賺取旅費,用擺攤體驗生活,用發現精神展開對話」,這個時代對於手作人,靠雙手就能養活自己,也許離餵飽還有一段距離,但在養活與餵飽的中間值,卻多了成就感與選擇權,這是多數手作人選擇以全職為主的真正原因。
大航海時代帶來的全球化競爭
全球化在個人身上就可以看得見很明顯的變化,這個時代,就是在跟全球化競爭。跟香港人比金融?跟新加坡人比貿易?跟越南比手工?跟中國比市場?。身為一位台灣手作主辦,我們看的是日韓手作的影響力,澳門政府的有力政策,泰國民間的創意,越南印尼的後起發展。就像當年台灣的中小企業一樣「一卡皮箱跑天下」不會說英文,卻能把生意做到全世界。全球化競爭帶來的可能是壓力可能是威脅,但相對地也是機會也是轉機,當你拿出最具實力的「手作產品」並且將資源集中在「對的市場」時,其實是非常有機會成功的。因為這代表的是你的市場將不只是侷限在台灣,侷限在華人,而是在全世界。
以品牌發展為出發的擺攤人生
在全球化的競爭底下,單一市場(市集)已經無法再單純供應創作人銷售管道時:網路平台、實體活動、商城店鋪、都會是創作人銷售的管道,而這些管道也都需要具有優質的商品作為接觸消費者的重要供應來源,也就是說,只要你的手作商品夠具實力,然後找到到適合的管道,品牌也會在這樣的過程中一步一步被建立起來。「產品力與市場性」將會決定你的手作人生是否可以長遠。
如果你也想帶著你的手作一起走遍全世界,歡迎填寫:https://goo.gl/48c2xu,讓我們知道你如何經營品牌,一起踏上擺攤人生。